导语
创新高熵策略:华南理工大学杨成浩团队通过喷雾干燥和高温烧结技术合成了高熵Na4Fe2.95(MgCaAlCrMn)0.01(PO4)2P2O7 (HE-NFPP)。
电子传输促进:通过高熵策略将过渡金属(TMs)离子掺入NFPP,降低导带与价带之间的带隙,促进电子传输。
低温性能提升:三维网络Na⁺离子扩散通道有效提高Na⁺离子扩散效率,增强低温下的电极反应动力学。
图1:展示了HE-NFPP样品的制备流程图,详细描述了从原料到最终产物的合成步骤。
图2:提供了NFPP和HE-NFPP的XRD精修图、晶体结构、SEM图像、截面SEM图像、HRTEM图像以及EDS元素分布图,揭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
图3:展示了NFPP和HE-NFPP在25℃下的循环伏安曲线、首次充放电曲线、倍率性能、电化学阻抗谱图、循环性能以及20.0C循环性能,证明了HE-NFPP的优异电化学性能。
图4:描绘了NFPP和HE-NFPP的充/放电过程及原位XRD谱,以及体积变化,进一步证实了HE-NFPP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图5:展示了HE-NFPP||HC软包全电池的示意图、循环伏安曲线、充放电曲线、不同温度下的放电容量、-10℃下的循环性能以及25℃下的长期循环性能,证明了HE-NFPP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图6:提供了NFPP和HE-NFPP在0.4A下循环500次后的XPS图、SEM图像以及长期循环测试后颗粒的结构稳定性示意图,进一步证实了HE-NFPP的稳定性。
通过喷雾干燥和高温烧结工艺成功合成了球形高熵Na4Fe2.95(MgCaAlCrMn)0.01(PO4)2P2O7 (HE-NFPP)正极材料。得益于通过高熵策略将过渡金属(TMs)掺杂到NFPP中,导带与价带之间的带隙显著降低,确保了快速的电子传输并提升了电子导电性。同时,通过TMs掺杂在NFPP中形成的三维网络Na⁺离子扩散通道能够有效提高Na⁺离子的扩散效率,从而增强了低温下的电极反应动力学。此外,该策略还显著缓解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Na⁺离子脱嵌导致的HE-NFPP体积膨胀/收缩。最终,所获得的HE-NFPP正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低温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研究为开发先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方向。
深圳中科精研科技有限公司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创新与研发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致力于为科研和工业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在本研究中,中科精研的高通量全自动焦耳加热装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实验支持。这些装置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在高温试验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实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此外,中科精研还提供了一系列其他先进的实验设备,如高温&高真空烧结炉等,能够满足不同科研需求,推动能源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科精研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能源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